| 学术论文 | |||
| 论文题目 | 作者 | 发表期刊 | 发表时间 | 
| 俞樾楚辞训诂的方法与特色 | 周建忠,吴慧鋆 |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| 2019.01 | 
| 屈原抒情模式的本质特征与现代诗词创作的诗学传统 | 周建忠 | 中州学刊 | 2018.08 | 
| 石川三佐男《九歌》研究评述 | 郭素英 |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| 2018.03 | 
| 出土文献与《楚辞》校读(三则) | 何家兴 | 南通大学学报 | 2018.05 | 
| 论《天问》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| 何继恒 | 云梦学刊 | 2018.02 | 
| 《屈子章句》的作者与版本 | 胡彦 |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| 2018.11 | 
| 论《九歌》文学与图像的关系 | 何继恒 | 南昌大学学报 | 2017.06 | 
| 朝鲜石人可证《招魂》中之参目神祇 | 钱健 | 辽东学院学报 | 2017.06 | 
| 明末著名学者黄文焕生平若干存疑问题考 | 徐燕 |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| 2017.06 | 
| 刘师培对传统楚辞研究的继承与突破 | 吴慧鋆 | 南通大学学报 | 2017.06 | 
| 《楚辞》与先秦士人辞令技巧 | 王舒雅 |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 | 2017.03 | 
| 屈原世系考 | 周建忠 |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| 2017.03 | 
| 屈原图像在中国古代的传播与接受 | 周建忠,何继恒 | 中州学刊 | 2017.04 | 
| 屈原对越南大诗豪阮攸在创作上的影响 | 范文兴 | 辽东学院学报 | 2017.02 | 
| 大卫·霍克思《九辩》英译析评 | 严晓江 | 国际汉学 | 2017.01 | 
| 朝鲜时期拟骚赋的文体形态与情理內涵 | 张佳 | 南通大学学报 | 2017.02 | 
| 出土文献与辞书编纂 | 周远富 | 南通大学学报 | 2017.02 | 
| 巫术、宗教与科学——读詹姆斯·乔治·弗雷泽《金枝》 | 周建忠 |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| 2015.06 | 
| 论林云铭《楚辞灯》对《离骚》的解读 | 周建忠,孙金凤 |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| 2016.01 | 
| 林云铭《楚辞灯》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 | 孙金凤 | 宁夏大学学报 | 2016.01 | 
| 《楚辞·九章》中的“节士喻”及其文学渊源 | 许富宏 | 南通大学学报 | 2016.01 | 
| 屈复《楚辞新注》中的“遗民情结” | 施仲贞 | 南通大学学报 | 2016.01 | 
| 日本所藏《楚辞灯》文献考论 | 孙金凤 | 职大学报 | 2015.01 | 
| 二湘“恋爱”状态考释 | 王凡 | 鸡西大学学报 | 2016.06 | 
| 论庄子散文的想象空间 | 陈亮 | 南通大学学报 | 2016.04 | 
| 历代屈原图像的人文寄托 | 何继恒 | 南通大学学报 | 2016.05 | 
| 《释文》的纠结与《楚辞》的篇次——兼及西村时彦《屈原赋说》 | 周建忠,倪歌 | 职大学报 | 2016.05 | 
| 基于屈原作品的楚辞知识本体构建思路及实现方法 | 徐晨飞 | 数字图书馆论坛 | 2015.05 | 
| 露才扬己,怀质抱情——论霍克思对屈原“异采美”诗学观的译介 | 严晓江 | 沈阳大学学报 | 2016.05 | 
| 基于本体的楚辞书目隐性知识发现 | 周澍绮,许富宏 | 数字图书馆论坛 | 2015.07 | 
| 周建忠楚辞本体研究的方法与成就 | 施仲贞 | 云梦学刊 | 2014.06 | 
| 《楚辞》在韩国的传播与接受 | 周建忠 | 文学遗产 | 2014.06 | 
| 关于楚辞研究的几点看法 | 周建忠 | 中州学刊 | 2015.03 | 
| 橘颂离骚窥楚屈,湘君哀郢悟根原 | 周建忠 | 职大学报 | 2015.05 | 
| 基于GATE的楚辞语义标注研究 | 周澍绮 |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| 2015.11 | 
| 论屈原与陶渊明的“异中之同” | 周建忠 |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 | 2014.02 | 
| 东亚楚辞文献研究的历史和前景—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报告 | 周建忠 | 南通大学学报 | 2014.01 | 
| 韩国馆藏钤安鼎福藏书印《楚辞》钞录本考释 | 许敬震,贾捷 | 南通大学学报 | 2014.04 | 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