楚辞中心张佳老师以乾隆二年(1737)年刊鲈香居士本为底本,同时参校上海图书馆藏汉川周若鸿批注本,对清代王萌《楚辞评注》进行了点校。该点校本对王萌、王远伯侄二人的主要事迹作了具体的论考,在前人的基础上对《楚辞评注》的评注特点和版本源流重新厘清。该书是王萌《楚辞评注》的第一个点校本,是楚辞中心主任周建忠教授主编的“东亚楚辞整理与研究丛书”之一,也是周建忠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“东亚楚辞文献的发掘、整理与研究”阶段性成果之一。2017年12月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。
《楚辞评注》十卷,王萌评注,其侄王远考音。卷首为王萌自序,次目录,末附按语。各卷详署校定人名字,各篇有小序,篇中间有王远、胡克宽(字检庵)、朱琦(字柯亭)、朱琦(字柯亭)等人按语。其中尤以王远按语出现次数最多、讨论范围最广。此书最大特点是长于阐发章句义理,梳理段落结构,对解读楚辞文脉有所裨益;考音部分,王远已能打破朱熹叶韵说的局限,而以古音、方音考释文字,开清代以古音研究《楚辞》的先河;朱轼、胡克宽等人按语则更注重《楚辞》的艺术性,尤其能审视文意,体谅屈子深情。总之,评注之文,合诸家之力,从章句释义、段落梳理到整体赏析,层层递进;有批注,有寄托,有感知,特点鲜明,具有较高的楚辞学史价值。